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的典型癥狀包括皮膚瘙癢、黃疸、疲勞、右上腹疼痛和體重下降。這些癥狀主要由膽管炎癥和膽汁淤積引起,可能伴隨發熱、脂肪瀉或肝脾腫大等表現。
1、皮膚瘙癢:
膽汁酸沉積刺激皮膚神經末梢引發瘙癢,常見于手掌和足底,夜間加重。嚴重者可出現抓痕或繼發感染。皮膚瘙癢通常是早期癥狀,可能早于黃疸出現數月。
2、黃疸:
膽管狹窄導致膽紅素排泄障礙,表現為皮膚和鞏膜黃染,尿液顏色加深。黃疸呈進行性加重,可能伴隨大便顏色變淺。肝功能檢查可見直接膽紅素升高。
3、疲勞:
慢性膽汁淤積影響能量代謝,患者出現持續性倦怠感,活動耐量下降。疲勞程度與肝功能損害相關,休息難以緩解,可能伴有注意力不集中。
4、右上腹痛:
膽管擴張或繼發膽管炎可引起鈍痛或脹痛,疼痛可能向右肩背部放射。急性發作時呈現絞痛,伴隨寒戰高熱提示細菌性膽管炎。
5、體重下降:
膽汁分泌不足導致脂肪吸收障礙,長期營養不良引起體重減輕。可能伴隨脂溶性維生素缺乏,出現夜盲癥、骨質疏松或凝血異常。
患者需保持低脂高蛋白飲食,適量補充中鏈甘油三酯和維生素D。避免酒精攝入,定期監測肝功能指標。適度有氧運動有助于改善疲勞癥狀,但需避免劇烈運動加重代謝負擔。出現持續發熱、劇烈腹痛或意識改變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