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伴隨腹瀉可通過調整飲食、補充電解質、藥物治療等方式緩解,通常由急性胃腸炎、食物中毒、腸易激綜合征等原因引起。
急性胃腸炎是常見誘因,多與病毒或細菌感染有關,常表現為陣發性腹痛和水樣便。輕度感染可通過口服補液鹽預防脫水,蒙脫石散可吸附腸道毒素,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能調節腸道菌群。癥狀持續48小時以上或出現發熱需就醫。
食物中毒引發的癥狀通常起病急驟,食用變質食物后2-6小時出現嘔吐伴腹瀉。建議暫停固體飲食4-6小時,少量多次飲用含糖鹽水。活性炭片劑可幫助清除腸道毒素,癥狀加重出現意識模糊需急診處理。
腸易激綜合征患者多因精神壓力誘發,表現為餐后腹痛伴排便習慣改變。可嘗試低FODMAP飲食減少產氣,匹維溴銨能緩解腸道痙攣,復方谷氨酰胺有助于修復腸黏膜屏障。建議記錄飲食日記排查過敏原。
乳糖不耐受或麩質過敏等消化吸收不良也會導致類似癥狀,需通過呼氣試驗或血清檢測確診。暫時回避乳制品后癥狀緩解可初步判斷,乳糖酶補充劑能改善乳糖分解能力。
若出現血便、持續高熱或嚴重脫水表現,需排除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器質性疾病。電子腸鏡檢查能明確診斷,水楊酸制劑常用于炎癥性腸病的維持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