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皮疹可通過抗病毒治療、對癥處理、皮膚護理、免疫調節和預防繼發感染等方式改善。病毒性皮疹通常由皰疹病毒、腸道病毒、麻疹病毒等感染引起,部分與免疫功能下降有關。
抗病毒治療適用于明確病原體的情況。阿昔洛韋對單純皰疹病毒有效,更昔洛韋可用于巨細胞病毒感染,奧司他韋對流感病毒相關皮疹有一定作用。使用抗病毒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避免自行調整劑量。
對癥處理能緩解瘙癢和紅腫。爐甘石洗劑可收斂止癢,口服氯雷他定減輕過敏反應,局部冷敷降低皮膚溫度。避免抓撓皮疹部位,防止皮膚破損導致細菌感染。
皮膚護理需保持患處清潔干燥。使用溫和無刺激的沐浴露,穿著寬松棉質衣物,洗澡水溫控制在37℃以下。水痘患者可修剪指甲并佩戴手套,減少夜間無意識抓撓。
免疫調節對反復發作的病毒疹尤為重要。保證每日7-8小時睡眠,補充維生素C和鋅制劑,適度運動增強體質。慢性病患者需控制基礎疾病,如糖尿病患者維持血糖穩定。
預防繼發感染是康復關鍵。膿皰形成時可外用莫匹羅星軟膏,出現發熱或皮疹擴散需及時就醫。水痘患者應隔離至全部結痂,孕婦和免疫低下者避免接觸帶狀皰疹患者。
病程通常持續1-3周,免疫功能正常者多可自愈。出現高熱不退、皮疹滲液化膿、意識改變等嚴重癥狀時,需急診處理排除腦炎等并發癥。疫苗接種是預防麻疹、風疹等病毒性皮疹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