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牙周炎可通過抗生素治療、局部用藥、牙周基礎治療、手術干預、日常口腔護理等方式改善,通常由牙菌斑堆積、乳牙滯留、咬合創傷、免疫缺陷、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療:
兒童牙周炎急性期需配合全身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藥物包括阿莫西林、甲硝唑、頭孢克肟等。細菌培養結果可指導精準用藥,療程通常為5-7天。需注意避免長期使用抗生素導致腸道菌群紊亂。
2、局部用藥:
含氯己定的兒童漱口水可減少牙菌斑生物膜形成,碘甘油局部涂抹能緩解牙齦紅腫。藥物輔助治療需在牙周潔治后進行,每日使用不超過2次,持續1-2周為宜。
3、牙周基礎治療:
超聲波潔治去除齦上牙石,手工刮治清除齦下菌斑。兒童治療需采用無痛技術,分次完成全口清潔。每3-6個月進行維護期治療,配合菌斑染色指導刷牙。
4、手術干預:
重度牙周炎伴牙槽骨吸收時需行牙齦切除術、翻瓣術等手術治療。乳牙期手術需評估恒牙胚位置,混合牙列期優先考慮間隙保持。全身麻醉適用于低齡配合度差患兒。
5、日常口腔護理:
選用軟毛小頭牙刷配合含氟牙膏,采用改良Bass刷牙法每日清潔2次。牙線清理乳磨牙鄰面,限制高糖飲食攝入。建立口腔健康日記記錄牙齦出血情況。
兒童牙周炎管理需制定個性化方案,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C和鈣質,推薦蘋果、胡蘿卜等需咀嚼的食物刺激頜骨發育。定期口腔檢查應每3個月進行1次,青春期前完成正畸評估。家長需監督刷牙過程直至孩子掌握正確方法,游泳等非對抗性運動有助于全身健康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