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低血糖可能表現為喂養困難、嗜睡、肌張力低下、呼吸暫停、抽搐等癥狀,需通過血糖監測及時干預。
1、喂養困難:
新生兒低血糖早期常見拒奶或吸吮無力,與能量攝入不足導致血糖消耗有關。建議增加喂養頻率,母乳喂養者每2-3小時哺乳一次,配方奶喂養者可咨詢醫生調整濃度。持續拒奶需就醫排除其他消化系統疾病。
2、嗜睡狀態:
血糖低于2.6mmol/L時可能出現異常沉睡,難以喚醒。需立即檢測足跟血血糖,若確認低血糖可口服10%葡萄糖水,同時保持皮膚接觸維持體溫穩定。反復嗜睡需排除顱內出血或感染。
3、肌張力低下:
表現為肢體松軟、擁抱反射減弱,與腦細胞能量代謝障礙相關。護理時注意體位支持,避免氣道受壓。此類癥狀多伴隨體溫不升,需采用袋鼠式護理提升體溫,血糖持續低于2.2mmol/L需靜脈補充葡萄糖。
4、呼吸暫停:
嚴重低血糖可抑制延髓呼吸中樞,出現呼吸頻率<30次/分或暫停超過20秒。需立即刺激足底并給氧,醫院內需心電監護。此類癥狀常見于糖尿病母親嬰兒或小于胎齡兒,可能與高胰島素血癥有關。
5、抽搐發作:
血糖<1.7mmol/L時可能發生局灶性或全身性抽搐,多伴隨眼球震顫。急診處理需靜脈推注10%葡萄糖2ml/kg,后續以6-8mg/kg/min速率維持輸注。需與低鈣血癥、HIE等鑒別,必要時進行腦電圖監測。
新生兒低血糖護理需密切監測血糖變化,出生后1/2/6/12/24/48小時各檢測一次。提倡早期母乳喂養,母親可進食核桃、黑芝麻等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提升乳汁質量。維持環境溫度在36.5-37.2℃之間,避免寒冷刺激增加糖原消耗。出現異常肌張力或呼吸模式改變時需立即就醫,延遲處理可能導致不可逆腦損傷。建議高危兒早產兒、巨大兒等住院期間進行持續葡萄糖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