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在醫學上通常指Graves病Graves' disease,一種自身免疫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可能與遺傳因素、環境誘因、免疫異常、應激刺激、碘攝入異常等因素有關,可通過抗甲狀腺藥物、放射性碘治療、甲狀腺切除術等方式干預。
1、遺傳因素:
Graves病具有家族聚集性,HLA-DR3等基因位點與發病風險相關。患者一級親屬患病率較普通人群高10-20倍,同卵雙胞胎共病率約30%。建議有家族史者定期監測甲狀腺功能,避免誘發因素。
2、環境誘因:
病毒感染如EB病毒、精神創傷、妊娠等環境因素可能觸發免疫異常。吸煙可使Graves病風險增加2倍,并與眼病進展相關。減少應激、戒煙有助于降低發病風險。
3、免疫異常:
促甲狀腺激素受體抗體TRAb刺激甲狀腺濾泡細胞過度分泌甲狀腺激素,導致心悸、多汗等高代謝癥狀。伴隨彌漫性甲狀腺腫和脛前黏液性水腫,需通過抗體檢測確診。
4、應激刺激:
長期心理壓力通過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影響免疫調節,皮質醇水平升高可能促進自身抗體產生。臨床常見患者發病前經歷重大生活事件,心理疏導可作為輔助干預手段。
5、碘攝入異常:
過量碘攝入可能誘發易感人群發病,每日碘攝入量超過600μg可能增加風險。沿海地區居民需控制海帶、紫菜等高碘食物攝入,建議尿碘檢測指導飲食調整。
Graves病患者需保證充足熱量及蛋白質攝入,避免咖啡因刺激;選擇游泳、瑜伽等低強度運動;定期復查甲狀腺功能及TRAb水平,出現發熱、心律失常等急癥需立即就醫。合并突眼癥狀者需佩戴墨鏡防光刺激,睡眠時抬高床頭減輕眶周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