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矯正的方法主要有佩戴框架眼鏡、使用角膜接觸鏡、進行角膜屈光手術、植入人工晶體、采取視覺訓練等。
1、佩戴框架眼鏡
框架眼鏡是最常見的近視矯正方式,通過凹透鏡片使光線適當發散后聚焦在視網膜上。適合輕度至中度近視患者,尤其對青少年生長發育階段更為安全。鏡片材質包括樹脂、PC等,需根據驗光結果定期更換。佩戴時需注意鏡架貼合度及用眼衛生,避免長時間連續使用。
2、使用角膜接觸鏡
角膜接觸鏡直接貼附于角膜表面,分為軟性和硬性透氧性兩種。軟鏡適合日常佩戴,硬鏡對角膜塑形效果更顯著,可延緩青少年近視進展。需嚴格遵循每日佩戴時長限制,并配合護理液清潔消毒。存在角膜炎風險者需謹慎選擇。
3、角膜屈光手術
通過激光切削角膜基質層改變屈光度,主流術式包括全飛秒激光、半飛秒激光等。適用于近視度數穩定且角膜厚度足夠的成年人。術前需全面評估角膜地形圖及眼底狀況,術后可能出現干眼、眩光等短期并發癥。
4、植入人工晶體
對于超高度近視或角膜條件不足者,可考慮眼內晶體植入術。將特制人工晶體植入前房或后房,保留原有晶狀體調節功能。該方式可逆性強,但存在白內障提前、青光眼等潛在風險,需嚴格篩選適應癥。
5、視覺訓練
通過調節集合訓練、雙眼視功能鍛煉等方法改善視疲勞癥狀。適用于假性近視或低度近視早期干預,需在專業視光師指導下長期堅持。配合戶外活動、用眼習慣調整等行為干預,可部分延緩近視進展速度。
近視矯正需根據年齡、度數進展、用眼需求等個性化選擇。青少年建議每半年進行醫學驗光,建立屈光發育檔案。日常保持每天2小時以上戶外活動,控制近距離用眼時長,閱讀時保持30厘米以上距離。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A、葉黃素等營養素,避免高糖飲食影響鞏膜強度。出現視物模糊、眼脹頭痛等癥狀應及時復查,避免盲目自行購買矯正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