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量過多可通過調整生活方式、藥物治療、中醫調理、手術治療、心理干預等方式改善。月經量過多可能與激素失衡、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凝血功能障礙、精神壓力等因素有關。
1、調整生活方式:
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經期注意保暖,避免受涼。飲食上多攝入富含鐵元素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菠菜等,預防貧血。減少生冷辛辣刺激食物的攝入,避免加重出血癥狀。適度進行溫和運動如瑜伽、散步,促進盆腔血液循環。
2、藥物治療:
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止血藥物如氨甲環酸、酚磺乙胺等控制出血。激素類藥物如炔諾酮、地屈孕酮可調節內分泌。缺鐵性貧血患者需補充鐵劑如琥珀酸亞鐵、多糖鐵復合物。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可緩解痛經癥狀。
3、中醫調理:
中醫認為月經量多多與氣虛、血熱、血瘀有關。可選用歸脾湯、固沖湯等方劑健脾益氣。艾灸關元、氣海等穴位可溫經止血。經前一周開始服用益母草、三七等活血化瘀藥材。需在專業中醫師辨證指導下用藥。
4、手術治療:
對于藥物治療無效的器質性疾病,可考慮宮腔鏡下子宮內膜切除術、子宮動脈栓塞術等。子宮肌瘤較大者可行肌瘤剔除術。45歲以上無生育需求者,必要時可選擇子宮切除術。手術方式需根據患者年齡、生育需求等個體化選擇。
5、心理干預:
長期月經量多可能導致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可通過正念冥想、呼吸訓練等方式緩解壓力。加入病友互助小組獲得情感支持。嚴重心理障礙者需尋求專業心理咨詢。保持積極樂觀心態有助于癥狀改善。
月經量多患者日常應注意記錄月經周期和出血量,定期進行婦科檢查和血常規檢測。飲食上可多食用紅棗、枸杞、黑芝麻等補血食材,避免濃茶、咖啡等影響鐵吸收的飲品。選擇棉質透氣的衛生用品,及時更換避免感染。適度進行盆底肌鍛煉改善盆腔血液循環。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出現頭暈乏力等貧血表現時,應及時就醫排查病因。保持良好衛生習慣,經期避免盆浴和性生活。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證充足睡眠,有助于內分泌系統恢復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