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苔蘚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黏膜疾病,臨床表現主要有皮膚紫紅色扁平丘疹、黏膜白色網狀條紋、劇烈瘙癢、甲板增厚或萎縮、毛發脫失等。
1、皮膚紫紅色扁平丘疹
皮膚損害多見于四肢屈側、腰骶部,表現為邊界清晰的紫紅色多角形扁平丘疹,表面可見細薄鱗屑或蠟樣光澤。丘疹可孤立分布或融合成斑塊,急性期可能出現同形反應。部分患者伴有色素沉著或色素減退,消退后可能遺留暫時性色素異常。
2、黏膜白色網狀條紋
口腔黏膜是最常受累部位,表現為雙側頰黏膜對稱性白色網狀或樹枝狀條紋,稱為威克姆紋。部分患者出現糜爛、潰瘍或水皰,進食辛辣食物時疼痛明顯。生殖器黏膜也可出現類似損害,女性外陰可能出現糜爛性病變。
3、劇烈瘙癢
約半數患者伴隨程度不等的瘙癢,夜間可能加重。瘙癢程度與皮損范圍不一定相關,嚴重者可影響睡眠質量。搔抓可能導致皮損加重或繼發感染,形成抓痕或苔蘚樣變。
4、甲板增厚或萎縮
指甲受累表現為甲板縱嵴、甲床分離、甲板變薄或增厚,嚴重者可出現甲母質破壞導致永久性甲缺失。趾甲病變相對少見,多與長期摩擦刺激有關。
5、毛發脫失
頭皮損害可導致瘢痕性脫發,毛囊周圍出現紫紅色斑塊伴鱗屑,后期形成永久性禿發區。非瘢痕性脫發多與疾病活動期相關,控制炎癥后毛發可能再生。
扁平苔蘚患者應避免搔抓刺激皮損,穿著寬松棉質衣物減少摩擦。保持口腔衛生,使用軟毛牙刷清潔牙齒,避免進食過硬過燙食物。定期監測黏膜病變,發現異常增生及時活檢。病情活動期減少日光暴曬,外出時做好物理防曬。保持規律作息,適度運動有助于改善免疫功能,但需避免過度疲勞誘發疾病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