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不調建議優先就診婦科或內分泌科,可能與激素紊亂、多囊卵巢綜合征、甲狀腺功能異常、子宮內膜病變、精神壓力等因素有關。
1、婦科
婦科是處理月經不調的首選科室,醫生會通過婦科檢查、超聲評估子宮和卵巢結構,排查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等器質性疾病。典型癥狀包括經期延長、經量異常或非經期出血,可能伴隨下腹墜痛。常用檢查手段包括陰道超聲、性激素六項檢測,必要時需進行宮腔鏡檢查。
2、內分泌科
內分泌科針對激素相關月經紊亂,如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常表現為月經稀發、痤瘡和多毛,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也會導致周期異常。醫生會檢測促卵泡激素、黃體生成素、泌乳素等指標,部分患者需進行糖耐量試驗排除胰島素抵抗。
3、中醫科
中醫認為月經不調與氣血失調、肝郁腎虛有關,通過辨證分型采用當歸、白芍等藥材調理,配合針灸三陰交、關元等穴位。適合功能性月經紊亂且西醫檢查無明確病變者,療程通常需3個月經周期以上。
4、心理科
長期焦慮、抑郁等情緒障礙可能通過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影響月經,表現為閉經或周期紊亂。心理評估量表可輔助診斷,認知行為療法和壓力管理訓練有助于改善因精神因素導致的月經失調。
5、生殖醫學科
對于備孕期間出現的月經異常,生殖醫學科會評估卵巢儲備功能,監測排卵情況。常見于黃體功能不足、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等疾病,需結合抗苗勒管激素檢測和基礎卵泡計數制定干預方案。
月經不調患者日常需保持規律作息,避免過度節食或劇烈運動,記錄月經周期變化。飲食可增加富含鐵元素的紅肉、深色蔬菜,適量補充維生素E和B族維生素。若伴隨嚴重貧血、劇烈腹痛或異常出血,應立即就醫。所有檢查及用藥均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避免自行服用激素類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