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通常需要通過影像學檢查確診。主要檢查項目包括超聲檢查、CT掃描、磁共振成像,必要時結合血管造影評估。
超聲檢查是首選篩查手段,操作簡便無輻射,可明確腫塊位置、大小及血流特征。典型肝血管瘤在超聲下表現為邊界清晰的均質高回聲團塊,較大病灶可能出現中央低回聲區。
增強CT能清晰顯示病灶的強化特征。肝血管瘤在動脈期呈現邊緣結節狀強化,門靜脈期及延遲期可見對比劑向中心填充,這是與肝癌鑒別的關鍵征象。多層螺旋CT還可三維重建血管走行。
磁共振成像對軟組織分辨率更高,T2加權像上病灶呈明顯高信號,增強掃描可見特征性"燈泡征"。MRI特別適用于檢測小于1厘米的小血管瘤,并能準確判斷與肝內血管的關系。
對于不典型病例或擬行介入治療的患者,可能需進行數字減影血管造影。該檢查能動態觀察腫瘤血供特點,但屬于有創操作,通常不作為常規檢查。血液檢查如肝功能、腫瘤標志物主要用于排除其他肝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