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起不堅在中醫理論中稱為“陽痿”或“宗筋弛縱”,主要與肝、腎、心、脾等臟腑功能失調有關。中醫認為該癥狀可能由腎陽虛衰、肝氣郁結、心脾兩虛、濕熱下注、氣血瘀阻等原因引起。
腎陽虛衰是常見病因之一。腎主生殖,腎陽不足會導致命門火衰,表現為勃起無力、腰膝酸軟、畏寒肢冷。調理可選用右歸丸、金匱腎氣丸等溫補腎陽的中成藥,配合艾灸關元、命門等穴位。
肝氣郁結也是重要因素。肝主疏泄,情志不暢可導致肝郁氣滯,影響宗筋氣血充盈,出現勃起不堅伴胸脅脹悶、情緒抑郁。柴胡疏肝散、逍遙散等方劑可疏肝解郁,配合針刺太沖、期門等穴位。
心脾兩虛型多見于思慮過度者。心主血脈,脾主運化,二者虛弱會導致氣血生化不足,表現為勃起不堅、心悸失眠、食欲不振。歸脾湯、人參養榮湯等可補益心脾,食療可選用山藥、蓮子等健脾食材。
濕熱下注型常見于嗜酒肥甘者。濕熱蘊結下焦,阻滯經絡,可見勃起不堅伴陰囊潮濕、小便黃赤。龍膽瀉肝湯、四妙丸等可清熱利濕,需忌食辛辣油膩。
氣血瘀阻多因久病或外傷。瘀血阻滯脈絡會影響陰莖充血,表現為勃起不堅伴會陰刺痛。血府逐瘀湯、少腹逐瘀湯等可活血化瘀,配合針灸三陰交、血海等穴位。
中醫強調辨證論治,建議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四診合參,明確證型后針對性調理。日常需注意調節情志、節制房事、避免過勞,配合八段錦、太極拳等養生功法改善氣血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