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突然發癢起疙瘩通常由蕁麻疹、接觸性皮炎或蟲咬皮炎等過敏反應引起,可通過抗組胺藥物、局部止癢處理及過敏原回避等方式緩解。具體病因與應對措施如下:
蕁麻疹
急性蕁麻疹可能與食物過敏如海鮮、堅果、藥物反應如青霉素或感染有關,表現為皮膚突發紅色風團伴劇烈瘙癢。輕癥可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二代抗組胺藥,配合爐甘石洗劑外涂;反復發作需排查過敏原。
接觸性皮炎
皮膚接觸染發劑、金屬飾品或化學物質后,局部出現紅斑、丘疹伴刺痛感。立即用清水沖洗接觸部位,避免搔抓。癥狀持續者可短期外用氫化可的松乳膏,合并感染時需就醫。
蟲咬皮炎
蚊蟲叮咬后釋放的毒素引發免疫反應,形成中心帶瘀點的水腫性丘疹。冷敷可減輕腫脹,涂抹薄荷腦軟膏緩解瘙癢。對蜂蜇等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需緊急送醫。
日常需記錄可疑誘因,穿著寬松棉質衣物減少摩擦。若48小時內無緩解、出現發熱或皮疹擴散至黏膜如口腔,提示可能為藥物超敏反應或自身免疫性疾病,需皮膚科進一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