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斑裂孔可通過玻璃體切除術、氣體填充術、藥物治療、體位調整、定期復查等方式治療。黃斑裂孔通常由玻璃體牽拉、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高度近視、眼外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原因引起。
1、玻璃體切除:玻璃體切除術是治療黃斑裂孔的主要手術方式,通過切除牽拉視網膜的玻璃體,解除對視網膜的牽引力。手術中可能聯合內界膜剝離,促進裂孔閉合。術后需保持特定體位,促進裂孔愈合。
2、氣體填充術:手術中注入膨脹氣體或硅油,頂壓視網膜使其復位。患者術后需保持俯臥位,利用氣體表面張力封閉裂孔。氣體通常2-8周吸收,期間避免乘飛機或到高海拔地區。
3、藥物治療:輔助使用改善微循環藥物如羥苯磺酸鈣、銀杏葉提取物;營養神經藥物如甲鈷胺;抗炎藥物如溴芬酸鈉。藥物可促進視網膜代謝,但無法替代手術治療。
4、體位調整:術后嚴格保持面朝下體位,每日至少16小時,持續1-2周。利用重力作用使氣泡頂壓黃斑區,可購買專用俯臥位支架減輕頸部壓力。
5、定期復查:術后1天、1周、1個月、3個月需復查OCT,觀察裂孔閉合情況。即使裂孔閉合,每半年仍需檢查,監測對側眼情況。高度近視患者需每年散瞳查眼底。
黃斑裂孔患者術后需增加深色蔬菜攝入,補充葉黃素、玉米黃質;避免劇烈運動及重體力勞動;嚴格控制血糖血壓;外出佩戴防藍光眼鏡;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自查視物變形情況。早期手術干預可使約90%的Ⅰ-Ⅲ期黃斑裂孔達到解剖愈合,但視力恢復程度與術前病程長短相關,術后3-6個月是視力恢復關鍵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