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炎患者可通過低纖維飲食、低脂飲食、易消化蛋白質、補充電解質、少食多餐等方式調整飲食結構。
1、低纖維飲食:
急性期選擇白粥、軟面條等精細主食,避免粗糧及高纖維蔬菜刺激腸道。癥狀緩解后可逐步添加去皮蘋果、香蕉等低纖維水果。
2、低脂烹飪:
采用蒸煮燉等烹飪方式,選擇雞胸肉、龍利魚等低脂肉類。禁用油炸食品,每日油脂攝入控制在20克以內。
3、優質蛋白:
攝入雞蛋羹、嫩豆腐等易消化蛋白質,每日50-80克。避免紅燒肉、燒烤等難消化高蛋白食物加重腸道負擔。
4、電解質補充:
腹瀉期間飲用口服補液鹽、淡鹽水或米湯水,每2小時補充200毫升。忌用含糖飲料以免加重滲透性腹瀉。
5、少食多餐:
每日5-6餐,單次進食量不超過200毫升。餐間可食用藕粉、米糊等流質食物維持能量供給。
腸炎恢復期需保證每日1500毫升飲水,逐步嘗試添加蒸南瓜、土豆泥等低渣食物。癥狀持續超過3天或出現血便需及時就醫,避免劇烈運動加重脫水風險。烹飪時使用橄欖油替代動物油,慢性腸炎患者可長期補充益生菌調節菌群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