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肝功能受損可通過控制飲酒、合理用藥、健康飲食、預防感染、定期體檢等方式實現。肝功能受損通常由酒精濫用、藥物毒性、脂肪堆積、病毒侵襲、代謝異常等原因引起。
1、控制飲酒:
酒精代謝主要依賴肝臟,長期過量飲酒會導致肝細胞變性壞死。男性每日酒精攝入建議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戒酒可顯著改善酒精性脂肪肝,戒斷期間需補充B族維生素和優質蛋白。
2、合理用藥:
對乙酰氨基酚、抗結核藥異煙肼、抗生素紅霉素等藥物具有肝毒性。使用前需評估肝功能,避免超劑量或聯合用藥。中藥何首烏、雷公藤等也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服藥期間定期監測轉氨酶。
3、健康飲食:
高脂飲食易誘發非酒精性脂肪肝,建議每日烹調油控制在25-30克。增加膳食纖維攝入,選擇燕麥、糙米等全谷物,搭配西蘭花、深海魚類等抗炎食物。避免霉變食物產生的黃曲霉毒素。
4、預防感染:
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可通過血液或體液傳播。接種乙肝疫苗可提供有效保護,醫療操作需使用一次性器械。避免與他人共用剃須刀,紋身美容需選擇正規機構。病毒性肝炎患者應早期抗病毒治療。
5、定期體檢:
肝功能檢查應包括ALT、AST、GGT等酶學指標,結合超聲檢查評估肝臟形態。肥胖人群需篩查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長期服藥者每3-6個月復查肝功能。發現異常需進一步做FibroScan等無創肝纖維化評估。
養護肝臟需建立長期健康管理方案,每日保證30分鐘有氧運動如快走或游泳,控制BMI在18.5-23.9之間。適量飲用綠茶、咖啡等含抗氧化物質的飲品,避免熬夜保證23點前入睡。出現食欲減退、皮膚黃染等癥狀應及時消化科就診,必要時進行肝穿刺活檢明確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