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突然頭暈嘔吐可能與體位性低血壓、耳石癥、腦供血不足、胃腸炎、腦卒中等因素有關。建議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避免延誤治療。
1、體位性低血壓
體位性低血壓是老年人常見現象,由于自主神經功能退化或脫水導致血壓調節異常。快速起身時腦部供血不足,引發頭暈伴惡心嘔吐。測量臥位和立位血壓差值超過20毫米汞柱可確診。日常需緩慢改變體位,增加水和鹽分攝入,避免長時間站立。
2、耳石癥
耳石癥表現為頭部位置變化時突發眩暈伴嘔吐,持續數十秒。由耳石器內碳酸鈣結晶脫落刺激半規管引起。可通過Dix-Hallpike試驗確診,耳石復位治療有效。發作期需保持頭部固定,避免突然轉頭或低頭動作。
3、腦供血不足
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會導致后循環缺血,出現旋轉性頭暈和噴射性嘔吐。常見于頸椎病壓迫血管或動脈硬化患者。頸部血管超聲和磁共振血管成像可輔助診斷。需控制高血壓等基礎疾病,必要時使用改善微循環藥物。
4、胃腸炎
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的胃腸炎可刺激迷走神經,導致頭暈伴隨頻繁嘔吐腹瀉。常見伴隨腹痛和低熱。便常規檢查和血常規可鑒別感染類型。輕度脫水時需補充口服補液鹽,嚴重嘔吐需靜脈補液治療。
5、腦卒中
小腦或腦干出血/梗死會突發劇烈頭暈伴頑固性嘔吐,可能出現共濟失調或復視。頭顱CT或MRI可明確病變位置。這是需要緊急處理的危重癥,溶栓或手術干預時間窗有限,發現癥狀應立即呼叫急救。
老年人出現頭暈嘔吐時,家屬應記錄癥狀持續時間、誘發因素和伴隨表現。急性發作期需保持側臥位防止誤吸,測量并記錄血壓血糖。日常注意補充水分,避免空腹服用降壓藥,定期進行前庭功能訓練。建議完善血常規、電解質、頸動脈超聲等基礎檢查,必要時轉診神經內科或耳鼻喉科專科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