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容易得腱鞘炎主要與關節退行性變、慢性勞損、代謝異常等因素有關。腱鞘炎是肌腱外層鞘膜因反復摩擦或炎癥導致的病變,老年人發病率顯著高于其他人群,常見于手指、腕部等頻繁活動的關節部位。
關節退行性變是首要誘因。隨著年齡增長,肌腱彈性下降、滑液分泌減少,鞘膜與肌腱的緩沖作用減弱。長期使用鍵盤、編織等重復性手部動作會加速磨損,可能伴隨晨僵、活動彈響等癥狀。建議通過熱敷、減少局部負荷緩解。
慢性勞損多見于長期從事家務或手工勞動的老年群體。持續抓握、擰轉等動作會使肌腱與鞘膜過度摩擦,局部可能出現紅腫、壓痛。改變用力方式,佩戴護具分散壓力可有效預防。
代謝異常如糖尿病、類風濕關節炎等基礎疾病會加重炎癥反應。高血糖環境易導致肌腱纖維化,類風濕因子可能直接攻擊鞘膜組織,常表現為多關節對稱性疼痛。需優先控制原發病,配合非甾體抗炎藥如塞來昔布、雙氯芬酸鈉治療。
少數情況下,解剖結構異常如先天性肌腱過粗或急性外傷也可能誘發。若保守治療無效且影響日常生活,可考慮鞘管切開術等外科干預。癥狀持續加重時應盡早就醫排除其他骨關節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