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患者在沒有出現嚴重并發癥的情況下一般可以哺乳,但如果出現高熱、血小板減少等特殊情況時需暫停哺乳。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蚊蟲叮咬傳播,哺乳期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評估病情后決定是否繼續哺乳。
登革熱病毒不會通過乳汁傳播給嬰兒,哺乳行為本身不會導致嬰兒感染。輕度登革熱患者若體溫低于38.5攝氏度且精神狀態良好,哺乳時可注意補充水分,避免脫水。哺乳期間應持續監測體溫和出血傾向,選擇防蚊措施避免病毒二次傳播。
當患者出現持續高熱、血小板計數顯著降低或出血傾向時,哺乳可能加重母體消耗并影響乳汁質量。此時需暫停哺乳并及時就醫,改用配方奶粉喂養嬰兒。重癥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療期間,部分藥物可能通過乳汁分泌,需嚴格遵醫囑調整喂養方式。
哺乳期登革熱患者應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飲水超過2000毫升,飲食選擇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如魚肉、豆制品。哺乳前后用溫水清潔乳房,發熱期間哺乳時間可縮短至單側5-10分鐘。居住環境需做好防蚊滅蚊措施,嬰兒睡眠時應使用蚊帳防護。若出現皮膚瘀斑、牙齦出血等預警癥狀,應立即停止哺乳并就醫檢查血小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