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生理期卻少量出血可能由排卵期出血、激素水平波動、宮頸病變、子宮內膜息肉、子宮肌瘤等原因引起。
1、排卵期出血:排卵期雌激素水平短暫下降可能導致子宮內膜部分脫落出血。表現為兩次月經中間少量褐色分泌物,持續1-3天。保持外陰清潔,避免劇烈運動即可。
2、激素紊亂:長期熬夜或壓力過大會影響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可能出現經間期點滴出血,伴隨月經周期改變。調整作息至23點前入睡,每日進行30分鐘有氧運動。
3、宮頸病變:慢性宮頸炎或宮頸上皮內瘤變可能導致接觸性出血。常表現為同房后少量鮮紅色出血,可能伴有異常分泌物。需進行TCT和HPV篩查,確診后可采用激光或冷凍治療。
4、內膜息肉:雌激素過度刺激形成的贅生物易引起不規則出血。超聲可見宮腔內高回聲團塊,可能伴隨經期延長。宮腔鏡下息肉切除術是主要治療方式,術后需定期復查。
5、子宮肌瘤:肌壁間肌瘤壓迫內膜時會造成突破性出血。超聲顯示子宮肌層低回聲結節,常伴痛經和貧血癥狀。根據肌瘤大小可選擇米非司酮等藥物治療或肌瘤剔除術。
每日攝入300克深色蔬菜補充維生素K,每周3次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力量。出血期間避免盆浴和性生活,選擇純棉透氣內褲。若出血持續超過7天或伴隨嚴重腹痛,需及時進行婦科超聲和性激素六項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