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主要表現為運動功能障礙和姿勢異常。癥狀按嚴重程度從輕到重可分為早期表現、進展期和終末期三類,具體表現與腦損傷部位和程度相關。
早期表現多見于嬰兒期,包括肌張力異常、原始反射消失延遲或異常姿勢反射。患兒可能出現肢體僵硬或松軟、拇指內收、換尿布時雙腿難以分開。部分嬰兒存在喂養困難、頻繁嗆奶或異常哭鬧。
進展期癥狀在幼兒期逐漸明顯,運動發育遲緩是核心特征。患兒可能出現獨坐、爬行、站立等里程碑延遲,行走時呈剪刀步態或踮腳姿勢。伴隨癥狀包括不自主運動、共濟失調或震顫,部分患兒合并語言發育遲緩或智力障礙。
終末期癥狀以嚴重功能障礙為主。重度痙攣型腦癱患者可能出現關節攣縮、脊柱側彎等繼發畸形,完全喪失自主運動能力。部分患兒因吞咽功能障礙導致反復吸入性肺炎,或長期臥床引發壓瘡。癲癇發作在痙攣型腦癱中發生率可達50%。
腦癱癥狀具有非進行性特點,但繼發損害會隨年齡增長加重。建議發現運動發育異常時盡早就診,通過康復訓練改善功能。對于已出現關節變形的患者,可能需要矯形手術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