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粘連的臨床表現主要有月經異常、周期性腹痛、不孕、妊娠并發癥、無癥狀。子宮內膜粘連通常由宮腔操作損傷、感染、雌激素水平低下等因素引起。
1、月經異常
月經異常是子宮內膜粘連的常見表現,患者可能出現月經量明顯減少甚至閉經。輕度粘連可能僅表現為經期縮短或經量輕度減少,嚴重粘連可導致完全閉經。月經異常與粘連范圍相關,宮腔部分粘連時可能保留少量月經,廣泛粘連則易出現繼發性閉經。這類患者需通過宮腔鏡檢查明確診斷。
2、周期性腹痛
部分患者會出現與月經周期相關的下腹墜痛,疼痛程度從隱痛到劇烈絞痛不等。疼痛多發生在預期月經來潮時,由于經血排出受阻導致宮腔壓力增高引起。這種疼痛可能持續數小時至數天,使用止痛藥物效果有限。疼痛程度與宮腔積血程度呈正相關。
3、不孕
子宮內膜粘連可能導致受精卵著床障礙,是繼發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粘連形成的纖維組織可能影響子宮內膜容受性,干擾胚胎植入。中重度粘連患者自然受孕概率顯著降低,即使通過輔助生殖技術,妊娠成功率也受影響。對于不孕患者應評估宮腔狀況。
4、妊娠并發癥
妊娠后可能出現流產、早產、胎盤異常等并發癥。粘連導致的子宮內膜血供不足可能引起胚胎發育異常,增加流產風險。胎盤可能異常附著在粘連區域,導致胎盤植入、胎盤滯留等問題。既往有宮腔操作史的患者妊娠期需加強監測。
5、無癥狀
部分輕度子宮內膜粘連患者可能無明顯臨床癥狀,僅在體檢或不孕檢查時發現。這類患者粘連范圍通常較小,未影響月經排出或宮腔形態。但無癥狀不代表無危害,輕微粘連可能隨時間和年齡增長加重,建議定期復查。
子宮內膜粘連患者應注意保持會陰清潔,避免不必要的宮腔操作。飲食上可適量增加優質蛋白和維生素E的攝入,有助于子宮內膜修復。適度運動可促進盆腔血液循環,但要避免劇烈運動。出現月經異常或腹痛癥狀應及時就醫,通過宮腔鏡檢查明確診斷后,在醫生指導下選擇藥物或宮腔鏡粘連分離治療。治療后需遵醫囑使用雌激素類藥物促進內膜修復,并定期復查預防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