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歲肺癌患者的生存期需結合腫瘤分期、病理類型及身體狀況綜合評估,早期患者五年生存率可達60%-80%,晚期患者中位生存期約為1-2年。
1、早期肺癌I-II期:
腫瘤局限于肺內或局部淋巴結轉移時,手術切除是首選治療方式。肺葉切除術或楔形切除術可有效清除病灶,術后輔助化療能降低復發風險。早期患者接受規范治療后,五年生存率顯著高于晚期,部分患者可實現長期帶瘤生存。日常需注意避免呼吸道感染,每3-6個月復查胸部CT監測復發。
2、局部晚期肺癌III期:
腫瘤侵犯縱隔或對側淋巴結時,多采用同步放化療。根治性放療聯合含鉑方案化療可控制病情進展,中位生存期約18-24個月。治療期間需密切監測放射性肺炎和骨髓抑制,出現咯血或持續性胸痛需及時就醫。免疫維持治療可延長無進展生存期,但高齡患者需評估免疫相關不良反應風險。
3、晚期肺癌IV期:
發生遠處轉移后以全身治療為主,驅動基因陽性者首選靶向藥,EGFR突變患者使用吉非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劑中位生存期可達30個月。無基因突變者采用免疫聯合化療,中位生存期約12-15個月。骨轉移患者需定期注射唑來膦酸預防病理性骨折,腦轉移患者可考慮全腦放療緩解癥狀。
高齡肺癌患者需加強營養支持,每日保證1.2g/kg優質蛋白攝入,吞咽困難者可選擇營養粉補充。適當進行八段錦或呼吸操鍛煉,維持血氧飽和度在92%以上。家庭氧療可改善晚期患者呼吸困難癥狀,疼痛管理需按三階梯原則使用嗎啡緩釋片等藥物。心理疏導有助于緩解焦慮抑郁情緒,建議家屬參與安寧療護計劃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