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管炎是淋巴管因細菌感染引發的急性炎癥反應,常見致病菌為鏈球菌或金黃色葡萄球菌。典型表現為皮膚表面紅色條索狀隆起,伴局部紅腫、疼痛及發熱等全身癥狀。
急性淋巴管炎主要由三類因素引起。皮膚破損未及時處理可能導致細菌侵入淋巴管,足癬、甲溝炎等局部感染灶是常見誘因。免疫力低下人群如糖尿病患者更易發病。部分病例與靜脈注射藥物或醫療器械污染有關。
典型癥狀分為三個階段。早期可見感染灶與淋巴管走行一致的紅色線狀皮疹,觸痛明顯。進展期出現局部淋巴結腫大、體溫升高至38-39℃。嚴重者可發展為膿毒血癥,出現寒戰、心率加快等全身中毒癥狀。
治療采用階梯式方案。輕度病例可通過抬高患肢、局部冷敷緩解癥狀,口服抗生素如頭孢氨芐、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控制感染。中重度患者需靜脈輸注青霉素或克林霉素,合并膿腫時需手術切開引流。糖尿病患者需同步控制血糖水平。
預防重點在于正確處理皮膚傷口,保持手足部清潔干燥。從事高危職業者應穿戴防護裝備,避免接觸污染物。出現持續發熱或紅線蔓延超過關節時,需立即就醫排除壞死性筋膜炎等嚴重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