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長期飲酒需通過戒酒干預、心理疏導、營養支持、藥物治療及并發癥管理等方式綜合干預。長期飲酒可能與社交習慣、情緒調節需求、酒精依賴、慢性疾病或認知功能障礙等因素有關。
1、戒酒干預
逐步減少飲酒量是核心措施,家屬可協助制定減量計劃,避免突然戒斷引發震顫譫妄等風險。用無酒精飲料替代、改變飲酒環境等行為替代法有一定效果。社區醫生或專業機構提供的戒酒課程能提高成功率。
2、心理疏導
針對孤獨、抑郁等飲酒誘因,認知行為療法可幫助建立健康應對機制。團體心理治療能改善社交動機,家庭治療可修復支持系統。嚴重酒精依賴需配合專業心理醫師進行動機強化治療。
3、營養支持
長期飲酒易導致維生素B1缺乏和肝功能損傷,需補充復合維生素B族及優質蛋白。膳食應增加深色蔬菜、全谷物和奶制品,必要時使用腸內營養制劑。監測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評估營養狀態。
4、藥物治療
戒斷期可使用地西泮控制震顫,納曲酮減少渴求感,硫胺素預防韋尼克腦病。合并肝損傷時需用水飛薊賓護肝,雙環醇改善酒精性脂肪肝。所有藥物均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避免自行調整劑量。
5、并發癥管理
定期篩查肝硬化、胃炎和周圍神經病變,已有胃黏膜損傷者需用質子泵抑制劑。監測血壓血糖變化,酒精性心肌病患者要限制液體攝入。認知功能評估可早期發現酒精性腦病跡象。
老年飲酒者日常需保持規律作息與適度運動,太極拳等低強度活動有助于緩解戒斷焦慮。飲食注意補充含鎂食物如堅果和綠葉菜,預防電解質紊亂。家屬應定期陪同復查肝功能與神經系統檢查,家中避免存放酒類飲品。出現手抖、意識模糊等戒斷癥狀時須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