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在出現心悸胸悶、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胎心監護異常或醫生評估高風險時需做心電圖檢查。心電圖檢查可幫助識別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臟問題,保障母嬰安全。
1、心悸胸悶:
孕婦若自覺心跳過快、過慢或不規則,伴隨胸悶、氣短等癥狀,可能提示心律失常或心肌供血不足。妊娠期血容量增加會加重心臟負擔,心電圖能快速篩查竇性心動過速、早搏等常見問題。生理性心悸可通過左側臥位、吸氧緩解,病理性需進一步檢查心肌酶或超聲心動圖。
2、妊娠期高血壓:
妊娠20周后出現血壓≥140/90mmHg時,心臟后負荷增加可能導致左心室肥厚。心電圖可顯示ST-T改變、左室高電壓等心肌勞損表現,約30%子癇前期患者伴心電圖異常。此類孕婦需監測尿蛋白,必要時使用拉貝洛爾等降壓藥,同時評估胎兒宮內狀況。
3、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控制不佳的孕婦易出現自主神經病變,心電圖可能表現為QT間期延長、T波低平。高血糖還會增加妊娠期心肌病風險,需結合糖化血紅蛋白和心臟超聲綜合判斷。建議通過飲食控制將空腹血糖維持在≤5.3mmol/L,餐后2小時血糖≤6.7mmol/L。
4、胎心監護異常:
當胎心監護顯示胎兒心動過速>160次/分或過緩<110次/分時,需排查母體心臟問題導致的胎盤灌注不足。孕婦心電圖若發現房顫、傳導阻滯等嚴重心律失常,可能需調整體位或靜脈用藥改善胎兒供氧。
5、高風險評估:
高齡≥35歲、多胎妊娠、既往心臟病史的孕婦屬高危人群。心電圖能早期發現妊娠期新發心臟疾病,如圍產期心肌病表現為廣泛導聯T波倒置。建議孕12周建檔時完成基線心電圖檢查,孕晚期根據癥狀復查。
孕婦進行心電圖檢查無需特殊準備,避免穿著連體衣即可。檢查前靜坐5分鐘避免活動干擾,金屬飾品需取下。日常注意補充富含鉀鎂的食物如香蕉、深綠色蔬菜,避免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品。適度進行孕期瑜伽、散步等有氧運動,心率控制在220-年齡×60%以下。若出現持續胸痛、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或雙下肢水腫,應立即就診心內科聯合產科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