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壞死的診斷標準主要依據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和實驗室指標綜合判斷。腸壞死是急腹癥中的危重情況,早期識別對預后至關重要。
典型臨床表現包括突發劇烈腹痛、腹脹、嘔吐及停止排氣排便。腹痛多呈持續性絞痛,定位明確或彌漫性,腹膜刺激征陽性壓痛、反跳痛、肌緊張。伴隨癥狀可見心率增快、血壓下降等休克表現,部分患者出現血便或嘔血。
影像學檢查以腹部CT為首選,特征性表現包括腸壁增厚超過3毫米、腸壁積氣門靜脈氣體征、腸系膜靜脈氣體及腹腔游離氣體。增強CT可見腸壁強化減弱或缺失,腸系膜血管栓塞征象。腹部X線平片可顯示腸袢擴張、氣液平面及膈下游離氣體。
實驗室指標中,血常規顯示白細胞顯著升高超過15×10?/L伴核左移,C反應蛋白和降鈣素原水平異常增高。血氣分析常見代謝性酸中毒,乳酸值超過4mmol/L提示組織灌注不足。D-二聚體升高可能提示腸系膜血管栓塞。
特殊檢查包括腹腔穿刺獲血性腹水,或腹腔鏡探查直接觀察腸管色澤及蠕動情況。術中確診標準為腸管呈暗紫色或黑色,失去彈性及蠕動,腸系膜動脈搏動消失。
診斷需注意與腸梗阻、急性胰腺炎、消化道穿孔等疾病鑒別。對于高齡、合并心血管疾病或免疫抑制狀態患者,即使癥狀不典型也需高度警惕。出現持續腹痛伴頑固性休克、乳酸進行性升高時,應考慮急診剖腹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