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潰瘍建議就診消化內科,可能由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胃酸分泌異常、遺傳因素或精神壓力等因素引起。
1、消化內科
消化內科是十二指腸潰瘍的首選就診科室,主要負責胃腸疾病的診斷與藥物治療。醫生會通過胃鏡檢查明確潰瘍位置和程度,并檢測幽門螺桿菌感染。常用治療藥物包括奧美拉唑等質子泵抑制劑、膠體果膠鉍等胃黏膜保護劑,以及阿莫西林等抗生素聯合殺菌方案。若出現嘔血或劇烈腹痛等急癥表現,需立即轉急診科處理。
2、急診科
當潰瘍并發急性穿孔或大出血時需緊急處理。穿孔表現為突發上腹劇痛并蔓延至全腹,出血則伴隨嘔血或黑便。急診科會進行生命體征監測、補液輸血等搶救措施,必要時聯合普外科實施急診手術。術后仍需轉消化內科繼續抗潰瘍治療。
3、普外科
反復發作的頑固性潰瘍或出現穿孔、梗阻等并發癥時需外科干預。手術方式包括胃大部切除術、迷走神經切斷術等,旨在減少胃酸分泌或切除病變部位。術后患者需定期復查胃鏡,并長期服用抑酸藥物預防復發。
4、營養科
飲食調理對潰瘍愈合至關重要。營養師會制定低脂低纖維膳食方案,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推薦少食多餐模式。同時指導補充維生素B12和鐵劑,預防長期抑酸治療導致的吸收障礙。牛奶等傳統養胃食物需控制攝入量以防刺激胃酸分泌。
5、心理科
長期精神緊張可能加重潰瘍癥狀。心理科通過認知行為療法緩解焦慮抑郁情緒,降低應激反應對胃腸黏膜的損害。生物反饋訓練可幫助患者建立規律的飲食作息習慣,這對預防潰瘍復發具有積極作用。
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應保持規律飲食,避免空腹服用阿司匹林等損傷黏膜藥物。治療期間戒煙限酒,減少咖啡和濃茶攝入。建議使用軟毛牙刷防止牙齦出血,定期監測血紅蛋白水平。若出現體重持續下降或排便習慣改變,需警惕惡性病變可能,及時復查胃鏡。日常可記錄腹痛發作時間與飲食關聯性,為醫生調整用藥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