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接種時間順序為出生后24小時內、1月齡、6月齡各接種一劑。乙肝疫苗主要用于預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接種時間安排基于免疫應答規律和母嬰阻斷需求。
1、出生24小時內
新生兒首劑乙肝疫苗需在出生后24小時內完成接種。此時接種可最大限度阻斷母嬰傳播,尤其對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母親所生嬰兒至關重要。早期接種能刺激免疫系統產生初始抗體,為后續免疫奠定基礎。若母親乙肝病毒載量高,需同時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2、1月齡
第二劑疫苗應在首劑接種后1個月進行。此階段接種可強化初次免疫效果,促進抗體水平快速提升。間隔時間過短可能影響免疫應答,過長則可能降低保護效果。早產兒或低體重兒需按實際月齡計算接種時間,無須因早產調整間隔。
3、6月齡
最后一劑在首劑后6個月接種完成全程免疫。該時間節點可使抗體滴度達到長期保護水平,約90%接種者可產生有效免疫力。三劑接種后無須常規加強免疫,但高危人群需定期檢測抗體水平。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需增加劑次或調整接種方案。
接種后需觀察30分鐘有無急性過敏反應,24小時內避免劇烈運動。接種部位可能出現紅腫硬結,一般2-3天自行消退。完成全程接種后2-3個月可檢測乙肝表面抗體確認免疫效果。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避免共用剃須刀等可能接觸血液的物品,保持規律作息有助于維持免疫力。若意外暴露于乙肝病毒,應立即檢測抗體水平并根據情況采取補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