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液帶血在中醫稱為血精,可通過清熱利濕、滋陰降火、活血化瘀、健脾益氣、補腎固精等方式治療。血精通常由濕熱下注、陰虛火旺、瘀血阻滯、脾不統血、腎氣不固等原因引起。
一、清熱利濕
濕熱下注是血精的常見原因,多因飲食不節或外感濕熱導致。患者可能出現小便黃赤、陰囊潮濕等癥狀。中醫常用八正散、龍膽瀉肝湯等方劑清熱利濕。治療期間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濕熱清除后血精癥狀可逐漸緩解。
二、滋陰降火
陰虛火旺型血精多見于長期熬夜或房勞過度者,表現為精液帶血伴有腰膝酸軟、五心煩熱。常用知柏地黃丸、大補陰丸等滋陰降火。日常需節制房事,保證充足睡眠,可適當食用銀耳、百合等滋陰食物。陰虛改善后虛火自降,血精可止。
三、活血化瘀
瘀血阻滯型血精常見于外傷或久病者,精液呈暗紅色伴有刺痛感。中醫多用血府逐瘀湯、少腹逐瘀湯等活血化瘀。治療期間應避免劇烈運動,可配合局部熱敷促進血液循環。瘀血化解后精道通暢,血精自愈。
四、健脾益氣
脾不統血所致血精多因思慮過度或飲食失調,表現為精液淡紅、神疲。歸脾湯、補中益氣湯等方劑可健脾益氣攝血。日常需規律飲食,避免過度勞累,適量食用山藥、紅棗等健脾食材。脾氣健運則統血功能恢復。
五、補腎固精
腎氣不固型血精多見于中老年或房勞傷腎者,精液清稀帶血、腰膝無力。金鎖固精丸、右歸丸等可補腎固精。平時應節制房事,避免熬夜,適當進行腰部鍛煉。腎氣充足后精關穩固,血精癥狀消失。
血精患者應注意保持規律作息,避免久坐和過度勞累。飲食宜清淡,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適度運動如八段錦、太極拳等有助于氣血運行。治療期間應暫停性生活,定期復查精液情況。若血精持續不愈或伴有其他不適,應及時就醫排除器質性疾病。中醫治療血精需辨證施治,患者應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用藥,不可自行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