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發炎痛可通過口腔清潔、藥物治療、根管治療、膿腫切開引流、拔牙等方式治療。牙齒發炎痛通常由齲齒、牙周炎、根尖周炎、智齒冠周炎、牙髓炎等原因引起。
1、口腔清潔
使用含氟牙膏和軟毛牙刷每日刷牙兩次,配合牙線清理牙縫,減少細菌堆積。飯后用溫鹽水漱口可緩解牙齦腫脹,避免食物殘渣刺激發炎部位。頑固菌斑可嘗試沖牙器輔助清潔,但動作需輕柔防止損傷黏膜。
2、藥物治療
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癥可遵醫囑使用阿莫西林膠囊、甲硝唑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布洛芬緩釋膠囊或對乙酰氨基酚片能緩解疼痛,人工牛黃甲硝唑膠囊兼具消炎鎮痛作用。使用復方氯己定含漱液可局部抑菌,但不宜超過一周。
3、根管治療
牙髓炎或根尖周炎需通過開髓引流清除壞死組織,用根管銼擴大管道后填充氫氧化鈣糊劑。治療分2-3次完成,期間臨時充填防止食物嵌塞。術后可能需全冠修復保護薄弱牙體,避免牙齒折裂。
4、膿腫切開引流
牙齦或根尖區形成膿腔時,需在局麻下切開排膿并放置引流條。配合頭孢克肟分散片等全身用藥,每日用過氧化氫溶液沖洗創口。急性期緩解后需進一步處理病灶牙,防止感染反復發作。
5、拔牙
嚴重齲壞無法保留的殘根、阻生智齒或重度松動牙需手術拔除。術前拍攝牙片評估牙根形態,復雜拔牙可能需切開牙齦去骨。術后24小時內冰敷減輕腫脹,避免吮吸創口或進食過熱食物。
牙齒發炎期間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選擇溫涼軟食如雞蛋羹、南瓜粥等。長期維護需每半年潔牙一次,及時修補早期齲齒。糖尿病患者更需嚴格控制血糖,妊娠期婦女治療前應告知若出現面部腫脹伴發熱需急診處理,防止感染擴散引發頜面部間隙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