膿皰型銀屑病主要表現為皮膚出現無菌性膿皰、紅斑及鱗屑,可分為局限性掌跖膿皰病和泛發性急性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兩種類型。典型癥狀包括膿皰成批出現、紅斑基底伴灼熱感、鱗屑脫落、發熱等全身癥狀、關節腫痛。
1、膿皰成批出現
皮膚表面會突然出現密集的針尖至粟粒大小膿皰,膿液呈黃白色,周圍有紅暈。膿皰可融合成片,多見于手掌、足底或全身皮膚,7-10天后膿皰干涸形成褐色痂皮,但易反復發作。發作時常伴有明顯瘙癢或刺痛感。
2、紅斑基底伴灼熱感
膿皰周圍皮膚呈現鮮紅色浸潤性斑塊,觸摸有灼熱感,按壓褪色。紅斑邊界清晰,可隨病情進展擴大,嚴重時全身皮膚彌漫性潮紅,可能出現皮膚緊繃、疼痛等不適。
3、鱗屑脫落
膿皰消退后病變區域會出現大量銀白色鱗屑,呈云母狀層層脫落,露出光滑的紅色薄膜。刮除薄膜可見點狀出血現象,此特征稱為奧斯皮茨征,是銀屑病的典型表現之一。
4、發熱等全身癥狀
泛發型患者常伴有高熱、寒戰、乏力等全身反應,體溫可達39-40攝氏度。部分患者出現淋巴結腫大、白細胞計數升高,嚴重者可發生電解質紊亂或器官功能損害,需緊急醫療干預。
5、關節腫痛
約30%患者合并關節癥狀,表現為手指、足趾等小關節腫脹疼痛,活動受限。長期未控制可能發展為關節畸形,稱為銀屑病關節炎,需風濕免疫科協同治療。
患者日常應避免搔抓皮損,穿著寬松棉質衣物減少摩擦。洗澡水溫不宜過高,禁用堿性肥皂。飲食需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注意補充優質蛋白和維生素。外出時做好防曬,保持規律作息與情緒穩定,遵醫囑規范使用免疫抑制劑或生物制劑,定期復查血常規及肝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