螨蟲皮炎是由螨蟲叮咬或接觸其分泌物、排泄物引起的皮膚炎癥反應,屬于過敏性皮膚病的范疇。醫學上稱為螨性皮炎或螨蟲性皮炎,常見致病螨類包括塵螨、疥螨、恙螨等。
螨蟲皮炎主要表現為皮膚出現紅色丘疹、水皰或風團樣皮損,伴有劇烈瘙癢,夜間癥狀加重。皮損多呈條索狀或群集分布,好發于皮膚薄嫩處如腰腹部、手腕、腋窩等部位。嚴重者可出現局部紅腫、滲出甚至繼發細菌感染。
引起螨蟲皮炎的主要原因有三類:一是環境因素,如居住環境潮濕、床上用品清潔不足;二是接觸傳播,通過直接接觸被螨蟲污染的衣物、地毯或寵物;三是過敏體質,部分人群對螨蟲代謝產物存在超敏反應。
治療螨蟲皮炎需采取綜合措施。輕度癥狀可通過外用爐甘石洗劑、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緩解瘙癢;中重度患者需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組胺藥物。合并感染者需聯用莫匹羅星軟膏等抗生素制劑。所有用藥均需在皮膚科醫師指導下使用。
預防螨蟲皮炎的關鍵是環境治理。每周用60℃以上熱水清洗床單被套,定期暴曬床墊;使用防螨布料包裹枕頭、 mattress;保持室內通風干燥,濕度控制在50%以下。過敏體質者建議進行過敏原檢測,必要時可考慮脫敏治療。出現持續不愈的皮膚損害應及時就醫排查疥瘡等寄生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