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可通過舍曲林、帕羅西汀、氟西汀等藥物進行治療,通常與神經遞質失衡、遺傳因素、應激事件、慢性疾病、性格特質等因素有關。
1、舍曲林: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通過增加突觸間隙5-羥色胺濃度改善情緒。適用于伴隨焦慮癥狀的抑郁癥患者,常見不良反應包括頭暈、口干。治療期間需定期監測肝功能。
2、帕羅西汀:強效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對伴強迫癥狀的抑郁效果顯著。用藥初期可能出現嗜睡或失眠,建議夜間服用。老年患者需注意防跌倒風險。
3、氟西汀:長效抗抑郁藥適合情緒低落伴食欲改變者。起效時間約2-4周,需足療程使用。禁止與單胺氧化酶抑制劑聯用,可能引發5-羥色胺綜合征。
4、米氮平:去甲腎上腺素和特異性5-羥色胺能抗抑郁藥可改善睡眠障礙型抑郁。常見體重增加副作用,糖尿病患者需加強血糖監測。突然停藥可能引發戒斷反應。
5、文拉法辛: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雙重再攝取抑制劑對伴軀體疼痛的抑郁有效。劑量遞增需緩慢,高血壓患者應定期測量血壓。避免與酒精同時攝入。
抑郁癥患者需保持規律作息,每日進行30分鐘有氧運動如快走或游泳。飲食可增加深海魚、堅果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限制精制糖攝入。建立社會支持系統,配合認知行為治療可增強療效。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自殺意念時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