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術后生存期通常為5年至10年以上,實際生存時間與腫瘤分期、分子分型、治療方案及個體差異密切相關。
早期乳腺癌Ⅰ-Ⅱ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影響預后的關鍵因素包括腫瘤大小、淋巴結轉移情況、激素受體狀態。激素受體陽性患者可通過內分泌治療顯著延長生存期,常用藥物包括他莫昔芬、來曲唑、阿那曲唑。HER2陽性患者聯合靶向治療如曲妥珠單抗可提高生存率。
局部晚期乳腺癌Ⅲ期5年生存率約為60%-80%。這類患者需綜合治療,包括新輔助化療、手術及放療。化療方案常含蒽環類或紫杉類藥物,術后需持續完成既定療程。放療可降低局部復發風險,特別是保乳手術或淋巴結轉移患者。
轉移性乳腺癌Ⅳ期中位生存期約2-3年。三陰性乳腺癌進展較快,而激素受體陽性型可通過多線治療延長生存。骨轉移患者生存期優于內臟轉移,腦轉移預后較差。新型藥物如CDK4/6抑制劑帕博西尼、PARP抑制劑奧拉帕利為特定患者提供更多選擇。
術后規范隨訪至關重要。前2年每3-6個月復查,包括乳腺超聲、腫瘤標志物和骨密度檢測。5年內每年需進行乳腺鉬靶或磁共振檢查。生活方式調整如控制體重、適度運動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鍛煉和低脂飲食有助于改善預后。
約15%-30%早期患者可能出現復發轉移,多發生在術后2-3年或5年后。出現骨痛、呼吸困難或神經系統癥狀時應及時就診。心理支持可幫助患者應對治療副作用,抑郁焦慮情緒可能影響免疫功能和治療依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