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出膿并不代表痊愈,而是炎癥仍在活動的表現。膿液排出可能提示鼓膜穿孔,需結合其他癥狀綜合判斷病情階段。
一、中耳炎化膿期的表現:
化膿性中耳炎急性發作時,鼓室內積液壓力增高可能導致鼓膜穿孔,此時膿液經外耳道流出。患者常伴隨耳痛減輕、聽力下降、耳悶脹感等癥狀。此階段需警惕細菌感染擴散風險,避免用力擤鼻或污水入耳。
二、病情轉歸的判斷標準:
真正好轉的指征包括膿液逐漸減少至消失、鼓膜充血消退、聽力改善。若持續流膿超過兩周或出現發熱、頭痛等癥狀,可能發展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耳內鏡檢查可明確鼓膜修復情況,純音測聽能評估聽力損傷程度。
三、不同階段的處理措施:
急性期需局部使用抗生素滴耳液,配合口服抗生素控制感染。鼓膜穿孔較小者多可自愈,較大穿孔需行鼓膜修補術。慢性期患者應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潛水,每三個月復查耳鏡觀察病灶變化。
日常護理需注意睡眠時患耳朝上避免壓迫,沐浴時用棉球堵塞外耳道。飲食宜清淡,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水果和深綠色蔬菜,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恢復期間避免乘坐飛機或前往高原地區,防止氣壓變化影響鼓室功能。適當進行鼻部按摩促進咽鼓管通暢,但切忌過度用力。若出現眩暈、面癱等并發癥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