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支架植入術后需重點關注支架維護、飲食調整、癥狀監測、藥物管理和活動限制五個方面。
1、支架維護:
術后需定期復查腸鏡或影像學檢查評估支架位置及通暢度。支架移位可能引發腸梗阻,出現持續腹痛、嘔吐需立即就醫。金屬支架植入后一般不建議取出,生物可降解支架通常在3-6個月后自行溶解。避免劇烈咳嗽或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壓行為,防止支架脫落。
2、飲食調整:
術后24小時禁食后逐步過渡至流質飲食,推薦米湯、藕粉等低渣食物。2-3天后嘗試半流質如粥類,1周后可進食軟爛面條、豆腐等低纖維食物。需長期避免粗纖維蔬菜、堅果等易堵塞支架的食物,每日飲水量保持2000ml以上促進腸內容物通過。
3、癥狀監測:
每日記錄排便次數、性狀及腹痛情況,血便或柏油樣便提示出血可能。支架堵塞表現為腹脹加重、排氣排便停止,體溫超過38℃可能并發腸穿孔。術后1個月內每周復查血常規監測感染指標,突發劇烈腹痛伴腹膜刺激征需急診處理。
4、藥物管理:
按醫囑服用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預防消化道出血,使用乳果糖等緩瀉劑保持大便通暢。阿片類止痛藥可能加重便秘需謹慎使用,支架植入部位感染時可短期應用頭孢三代抗生素。禁止服用鐵劑等易致便秘藥物,抗凝藥物使用需嚴格監測凝血功能。
5、活動限制:
術后1周內避免提重物及彎腰動作,2周內禁止劇烈運動如跑步、游泳。日常活動以散步為主,每次不超過30分鐘,建議使用腹帶減少腸管震動。長途旅行或乘坐飛機前需評估支架穩定性,術后3個月內禁止進行腹部按摩或推拿。
腸道支架植入后應建立規律作息,每日固定時間如廁培養排便反射。可進行腹式呼吸訓練增強膈肌運動,每周3次餐后順時針腹部按摩促進腸蠕動。蛋白質攝入優先選擇魚肉、蛋清等易消化來源,補充復合維生素預防營養不良。術后3個月復查CT評估腸道功能恢復情況,出現體重持續下降或營養不良需進行腸內營養支持。保持情緒穩定有助于植物神經調節,必要時可尋求心理輔導緩解疾病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