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手臂骨折后需重點關注固定保護、疼痛管理、功能鍛煉和營養支持四個方面。骨折愈合通常需要4-8周,具體恢復時間與年齡、骨折類型和護理質量密切相關。
固定保護是首要措施。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時,需每日檢查肢體末梢顏色和溫度,避免壓迫導致血液循環障礙。固定期間禁止拆除外固定物,淋浴時可用防水套保護。若出現固定松動、皮膚破損或異常疼痛,需立即就醫復查。
疼痛管理可通過冰敷和藥物輔助。骨折初期每2小時冰敷15分鐘能緩解腫脹,但需隔毛巾防凍傷。醫生可能開具布洛芬混懸液或對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需嚴格遵醫囑使用。夜間可用枕頭墊高患肢促進靜脈回流。
功能鍛煉分階段進行。拆除固定前可做手指屈伸、肩關節環繞等被動活動,防止關節僵硬。固定解除后逐步進行腕關節背伸、前臂旋轉等主動訓練,配合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康復訓練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避免暴力牽拉。
營養支持對骨骼修復至關重要。每日保證5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攝入,補充蛋白質和鈣質。深綠色蔬菜、豆制品、魚類等富含維生素D和礦物質的食物應占膳食總量的1/3。骨折后2周內避免高糖飲食,以免影響鈣質吸收。
約5%患兒可能出現延遲愈合或畸形愈合。若6周后仍有明顯疼痛或異常活動,需進行X線復查。康復期間避免跑跳等劇烈運動,建議選擇游泳、騎自行車等低沖擊活動。定期隨訪可確保骨骼正常發育,多數患兒3個月內能完全恢復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