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延遲可通過調整生活方式、藥物干預、激素治療、中醫調理、心理疏導等方式治療。月經延遲通常由妊娠、內分泌失調、多囊卵巢綜合征、精神壓力、體重驟變等原因引起。
1、生活方式調整:
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均衡飲食,增加富含鐵元素的食物如菠菜、動物肝臟,減少生冷辛辣刺激。適度運動如瑜伽、慢跑,每周3-5次,每次30分鐘。
2、藥物干預:
孕激素類藥物如黃體酮膠囊、地屈孕酮片可促進子宮內膜脫落。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可服用二甲雙胍改善胰島素抵抗。伴隨痛經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緩解癥狀。
3、激素治療:
雌激素-孕激素序貫療法適用于卵巢功能減退患者。短效避孕藥如優思明可調節月經周期。治療前需檢查性激素六項,排除禁忌癥后規范用藥。
4、中醫調理:
氣血不足可服用烏雞白鳳丸,肝郁氣滯選用逍遙丸。艾灸關元、三陰交等穴位,每周2-3次。中藥周期療法需連續調理3個月經周期以上。
5、心理疏導:
長期焦慮抑郁需進行認知行為治療。練習正念冥想緩解壓力,每天15-20分鐘。建立社會支持系統,必要時尋求專業心理咨詢。
建議每日攝入紅肉50-75g補充血紅蛋白,經期避免劇烈運動。持續3個月月經紊亂需進行婦科超聲和甲狀腺功能檢查。保持BMI在18.5-23.9之間,過度節食或肥胖均會影響月經周期。建立月經日記記錄基礎體溫和出血情況,為診療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