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性紫癜性皮膚病通常表現為皮膚紅褐色斑點、瘙癢性皮疹、皮膚干燥脫屑、局部色素沉著、毛細血管擴張等癥狀。
1、紅褐色斑點:
早期癥狀為針尖至米粒大小的紅褐色斑點,多對稱分布于下肢,按壓不褪色。斑點可逐漸融合成片,呈現地圖樣外觀,與紅細胞外滲至真皮乳頭層相關。
2、瘙癢性皮疹:
約30%患者伴隨輕度瘙癢,皮疹形態包括丘疹或苔蘚樣變。瘙癢程度與炎癥反應強度相關,抓撓可能導致皮損加重或繼發感染。
3、皮膚干燥脫屑:
病變區域常見細碎鱗屑脫落,與表皮屏障功能受損有關。冬季氣候干燥時癥狀加重,需避免過度清潔和使用堿性洗劑。
4、局部色素沉著:
陳舊性皮損處遺留黃褐色至深褐色色素沉著,系含鐵血黃素沉積所致。色素消退需6-12個月,紫外線暴露會延長恢復周期。
5、毛細血管擴張:
部分病例可見皮下毛細血管呈網狀或樹枝狀擴張,與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有關。長期站立或高溫環境可能加劇血管異常表現。
日常護理建議穿著寬松棉質衣物,避免長時間站立或劇烈摩擦患處。飲食可增加維生素C柑橘、獼猴桃和蘆丁蕎麥、山楂攝入以改善血管彈性,適度進行游泳、瑜伽等低沖擊運動促進下肢血液循環。若皮損持續擴散或出現潰瘍需及時皮膚科就診,必要時采用窄譜UVB光療或外用糖皮質激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