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嚕可通過調整睡姿、減重、使用口腔矯治器、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改善。打呼嚕通常由肥胖、鼻咽部結構異常、飲酒、睡眠姿勢不當、鼻炎等因素引起。
1、調整睡姿:仰臥時舌根后墜易阻塞氣道,側臥可減少呼吸道阻力。建議選擇側臥位睡眠,使用防打鼾枕頭輔助固定姿勢。避免使用過高枕頭,保持頸椎自然曲度。
2、減重干預:頸部脂肪堆積會壓迫上呼吸道,BMI超過25需控制體重。每周進行150分鐘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飲食減少精制碳水攝入,增加膳食纖維比例。
3、口腔矯治器:下頜前移裝置可擴大咽腔通氣空間,適用于輕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需經口腔科定制,每晚佩戴可能引起暫時性顳頜關節不適,需逐步適應。
4、藥物治療:鼻用激素噴霧如糠酸莫米松可緩解過敏性鼻炎導致的鼻塞。抗組胺藥氯雷他定減輕黏膜水腫,茶堿類藥物改善呼吸驅動功能。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5、手術治療:懸雍垂腭咽成形術切除多余軟腭組織,適用于解剖結構異常者。鼻腔擴容術矯正鼻中隔偏曲,術后需配合呼吸訓練。嚴重病例需多學科評估手術方案。
日常避免睡前飲酒和服用鎮靜藥物,晚餐不宜過飽。睡眠時保持臥室濕度40%-60%,定期清洗床品減少塵螨刺激。持續打鼾伴日間嗜睡需進行多導睡眠監測,排除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