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對乙酰氨基酚栓需注意藥物禁忌、給藥方式、不良反應監測、特殊人群用藥及藥物相互作用等事項。對乙酰氨基酚栓主要用于發熱及輕中度疼痛的緩解,屬于直腸給藥制劑,使用不當可能影響療效或增加風險。
對乙酰氨基酚過敏者禁用該藥栓劑。嚴重肝功能不全患者禁止使用,因藥物需經肝臟代謝,可能加重肝損傷。蠶豆病患者慎用,該藥物可能誘發溶血反應。用藥前需確認無相關禁忌病史,若用藥后出現皮疹、呼吸困難等過敏癥狀,應立即停藥就醫。
使用前需清潔肛門及周圍皮膚,將栓劑尖端朝向直腸緩慢推入約2厘米。給藥后保持臥位15分鐘以防栓劑滑出。避免與口服對乙酰氨基酚制劑聯用,防止藥物過量導致肝毒性。24小時內使用不超過4次,兩次給藥間隔不少于4小時。
常見不良反應包括肛門刺激感或灼熱感,通常可自行緩解。罕見但需警惕的不良反應包括皮膚黏膜損害、粒細胞減少等。長期大劑量使用可能引發腎乳頭壞死或間質性腎炎。用藥期間出現黑便、少尿等癥狀需立即停藥并就醫。
3歲以下兒童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需根據體重精確計算劑量。妊娠期婦女應權衡利弊,妊娠晚期使用可能增加新生兒動脈導管早閉風險。哺乳期婦女用藥后需暫停哺乳4小時。老年人應減少劑量,因代謝能力下降易發生蓄積中毒。
與抗凝藥華法林合用可能增強抗凝效應,增加出血風險。苯妥英鈉等肝藥酶誘導劑會加速對乙酰氨基酚代謝,降低療效。與氯霉素聯用可能延長后者半衰期,導致骨髓抑制風險。使用含對乙酰氨基酚的復方感冒藥時,需計算總劑量避免超標。
使用對乙酰氨基酚栓期間應避免飲酒,酒精會加重肝臟代謝負擔。給藥后建議多飲水促進代謝產物排泄,發熱患者可配合物理降溫。儲存時需置于陰涼處,高溫會導致栓劑變形。若癥狀持續3天未緩解或疼痛加重,需及時就醫排查病因。用藥后出現黃疸、右上腹痛等肝功能異常表現,應立即停藥并檢測肝酶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