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總是噎住可能與進食過快、食物性狀異常、食管功能障礙、咽喉部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因素有關。建議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避免延誤治療。
1、進食過快
咀嚼不充分或吞咽急促會導致食物團塊過大,容易卡在咽喉或食管狹窄處。養成細嚼慢咽習慣,每口食物咀嚼20次以上,避免邊進食邊說話。老年人因唾液分泌減少更需注意。
2、食物性狀異常
干硬黏稠的食物如年糕、堅果、大塊肉類等易引發噎食。調整食物為軟爛質地,適當增加湯汁。吞咽功能下降者可將食物加工成糊狀,避免圓形光滑食物如果凍。
3、食管功能障礙
賁門失弛緩癥、食管痙攣等疾病會導致食管蠕動異常,食物滯留引發哽噎感。可能伴隨胸骨后疼痛、反酸等癥狀。需通過胃鏡或食管測壓確診,可采用鈣離子拮抗劑等藥物治療。
4、咽喉部疾病
咽喉炎、扁桃體肥大、會厭囊腫等局部病變會阻礙食物通過。常伴有咽喉異物感、疼痛等癥狀。電子喉鏡檢查可明確診斷,部分病例需要手術切除增生組織。
5、神經系統疾病
腦卒中、帕金森病等會導致吞咽反射減弱,食物誤入氣道風險增高。多伴隨流涎、飲水嗆咳等表現。需進行吞咽功能評估,嚴重者需鼻飼飲食保障營養。
日常應注意調整進食體位,采用端坐位稍前傾姿勢,避免仰頭吞咽。進食后清潔口腔殘留,定期進行吞咽功能訓練如空吞咽練習。出現反復噎食伴體重下降、聲音嘶啞等癥狀時,須盡快到消化內科或耳鼻喉科就診,必要時進行影像學檢查排除腫瘤等器質性疾病。長期吞咽困難者應在營養師指導下選擇適宜食物質地,預防營養不良和吸入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