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服用10粒感冒藥可能引發藥物過量反應,嚴重時可危及生命。感冒藥成分復雜,過量服用可能導致肝腎功能損傷、中樞神經系統抑制、胃腸道出血、心律失常、過敏反應等嚴重后果。
感冒藥通常含有對乙酰氨基酚、偽麻黃堿、氯苯那敏等成分,這些成分在安全劑量內可緩解癥狀,但超量服用會帶來顯著風險。對乙酰氨基酚過量會直接損傷肝細胞,初期可能僅有惡心嘔吐等輕微癥狀,但隨著時間推移可能出現黃疸、凝血功能障礙等肝功能衰竭表現。偽麻黃堿過量會刺激心血管系統,導致血壓急劇升高、心悸甚至心肌缺血,部分患者會出現焦慮不安或頭痛加劇。抗組胺成分如氯苯那敏過量則可能引起嗜睡加重、瞳孔散大、排尿困難等抗膽堿能癥狀,嚴重時出現呼吸抑制。
特殊人群如兒童、老年人、肝腎功能不全者風險更高。兒童代謝系統未發育完全,藥物蓄積速度更快;老年人器官代償能力下降,對藥物毒性更敏感;慢性病患者可能因藥物相互作用加重原有疾病。部分復方感冒藥含有相同成分,若與其他藥物聯用可能造成成分疊加過量。某些中成藥與西藥聯用時,其隱性成分也可能增加毒性風險。
任何藥物過量都應立即就醫,切勿自行催吐或服用其他藥物對抗。就醫時需攜帶藥品包裝以便醫生快速識別成分,治療包括洗胃、活性炭吸附、解毒劑使用及對癥支持治療。日常用藥須嚴格遵循說明書劑量與間隔時間,避免重復用藥,服藥期間禁止飲酒,慢性病患者用藥前應咨詢家庭藥箱應定期清理過期藥物,并將藥物存放在兒童無法觸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