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盤前置屬于妊娠期異常現象,需根據具體類型評估風險。胎盤前置主要分為完全性前置胎盤、部分性前置胎盤、邊緣性前置胎盤和低置胎盤四種類型,其中完全性前置胎盤風險最高,可能引發產前出血、早產等并發癥。
1、完全性前置胎盤:
胎盤完全覆蓋宮頸內口,屬于高危妊娠并發癥。孕中晚期可能出現無痛性陰道出血,出血量多時可危及母嬰安全。需嚴格臥床休息,避免劇烈活動,必要時住院觀察。分娩時需選擇剖宮產。
2、部分性前置胎盤:
胎盤部分覆蓋宮頸內口,出血風險較完全性前置胎盤低。可能出現間斷性陰道出血,伴隨宮縮時出血加重。建議減少活動量,避免性生活,定期超聲監測胎盤位置變化。根據出血情況決定分娩方式。
3、邊緣性前置胎盤:
胎盤邊緣達宮頸內口但未覆蓋,相對風險較低。多數孕婦可維持至足月,部分可能出現少量出血。需避免重體力勞動和長時間站立,密切觀察出血情況。部分邊緣性前置胎盤在孕晚期可能上移變為正常位置。
4、低置胎盤:
胎盤下緣距宮頸內口小于2厘米但未達內口,早期妊娠較常見。隨著子宮增大,約90%低置胎盤可上移至正常位置。建議避免劇烈運動和負重,定期產檢復查胎盤位置。多數不影響自然分娩。
5、胎盤植入風險:
前置胎盤合并胎盤植入時危險系數顯著增加。既往剖宮產史、宮腔操作史是主要危險因素,可能導致難以控制的大出血。需通過MRI明確植入深度,由多學科團隊制定個體化分娩方案,提前備血并做好子宮切除預案。
胎盤前置孕婦應保持左側臥位休息,每日攝入足量蛋白質和鐵劑預防貧血,避免便秘增加腹壓。出現陰道出血立即就醫,孕28周后建議提前準備待產包。定期產檢監測胎兒發育情況,選擇有搶救條件的醫院分娩。保持情緒穩定,避免焦慮情緒影響妊娠狀態。根據醫生建議調整活動強度,禁止性生活及盆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