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可通過溫水坐浴、調整飲食、規律排便、局部用藥、手術治療等方式緩解。痔瘡通常由久坐久站、低纖維飲食、長期便秘、妊娠腹壓增高、靜脈曲張等因素引起。
1、溫水坐浴:每日用40℃左右溫水浸泡肛門10-15分鐘,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膳浜细咤i酸鉀溶液消毒,注意水位需漫過肛周皮膚。坐浴后保持患處干燥,避免穿緊身褲摩擦。
2、調整飲食:增加芹菜、燕麥、火龍果等高纖維食物攝入,每日飲水量不低于1500ml。限制辣椒、酒精等刺激性食物,烹調方式以蒸煮為主,減少油炸食品攝入。
3、規律排便:建立固定排便時間,如晨起后或餐后2小時內。排便時避免久蹲用力,每次控制在5分鐘內。便秘者可嘗試順時針按摩腹部促進腸蠕動。
4、局部用藥:外用藥可選擇復方角菜酸酯栓、馬應龍痔瘡膏、普濟痔瘡栓等。使用前需清潔肛周,栓劑需完全塞入直腸。出現皮膚過敏應立即停用。
5、手術治療:保守治療無效者可考慮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血栓外痔剝離術。術后需保持傷口清潔,遵醫囑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恢復期避免劇烈運動。
痔瘡患者應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每小時起身活動5分鐘。建議選擇慢跑、游泳等低強度運動,避免騎自行車等壓迫肛門的運動。穿著純棉透氣內褲,排便后可用嬰兒濕巾清潔。若出現持續出血、劇烈疼痛或肛門脫出物無法回納,需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