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主要表現為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感覺異常、肌力下降及馬尾綜合征等癥狀。該疾病與椎間盤退變、外力損傷等因素相關,需結合影像學檢查確診。
1、腰部疼痛:椎間盤突出刺激周圍神經根或硬膜囊,引發局部炎癥反應,導致腰部持續性鈍痛或急性劇痛。疼痛在久坐、彎腰或咳嗽時加重,平臥休息可緩解。建議使用硬板床,避免提重物。

2、下肢放射痛:突出的髓核壓迫坐骨神經,引發臀部至足部的放射性疼痛。典型表現為單側下肢后外側觸電樣痛感,行走時癥狀加劇。可嘗試直腿抬高訓練,每日3組每組10次。
3、感覺異常:神經根受壓導致相應皮節區出現麻木、蟻走感。L4/L5突出常見小腿外側麻木,S1神經根受累多表現為足底感覺減退。需進行神經電生理檢查明確損傷程度。
4、肌力下降:長期神經壓迫引發肌肉失神經支配,表現為足背屈無力L4受累或足跖屈困難S1受累。病程超過3個月者需評估是否需椎間盤切除術或椎間孔鏡手術。
5、馬尾綜合征:中央型突出壓迫馬尾神經,出現會陰部麻木、排尿困難等緊急癥狀。此類患者需在6小時內行椎板減壓術,延遲治療可能導致永久性大小便功能障礙。
日常需保持標準BMI指數,加強腰背肌群鍛煉如小燕飛、五點支撐等動作。急性期可短期使用塞來昔布、乙哌立松等藥物緩解癥狀,慢性期建議采用游泳、懸吊訓練等低沖擊運動。出現進行性肌力減退或二便障礙時需立即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