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疾病可通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等藥物干預。該疾病通常與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吸煙等因素相關。
1、抗血小板藥物:阿司匹林通過抑制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形成,適用于冠心病二級預防。氯吡格雷作為ADP受體拮抗劑,常用于支架術后雙抗治療。替格瑞洛作為新型P2Y12抑制劑,起效更快且不受基因多態性影響。
2、降脂穩定斑塊:阿托伐他汀通過抑制HMG-CoA還原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瑞舒伐他汀降脂強度更強。普羅布考作為抗氧化劑可延緩動脈粥樣硬化進程,需監測肝功能異常等不良反應。
3、降壓藥物:氨氯地平通過阻斷鈣通道擴張外周血管,纈沙坦作為ARB類藥物可改善心室重構。比索洛爾等β受體阻滯劑適用于合并心絞痛患者,需注意心率監測。
4、抗凝治療:華法林通過抑制維生素K依賴凝血因子合成,需定期監測INR值。利伐沙班等新型口服抗凝藥適用于房顫患者,出血風險相對較低但缺乏特異性拮抗劑。
5、改善微循環:尼莫地平選擇性擴張腦血管,前列地爾可改善外周動脈閉塞癥狀。丁苯酞通過多靶點作用保護缺血腦組織,需注意消化道不適等副作用。
日常飲食建議采用地中海飲食模式,增加深海魚類、堅果攝入,限制鈉鹽每日不超過5克。規律進行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每周累計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戒煙并控制體重指數在24以下,定期監測血壓、血糖、血脂等指標。出現胸痛持續不緩解、突發偏癱等急癥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