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近視可通過控制用眼時間、保持正確用眼姿勢、增加戶外活動、調整光照環境、定期檢查視力等方式實現。近視通常由長時間近距離用眼、遺傳因素、光照不足、用眼姿勢不當、缺乏戶外活動等原因引起。
1、控制用眼時間
持續用眼時間過長容易導致眼肌疲勞,增加近視發生概率。建議每用眼40分鐘休息5-10分鐘,可通過閉目養神或遠眺放松眼睛。兒童青少年每日用眼總時長不宜超過6小時,避免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工作學習時應合理安排任務,避免連續高強度用眼。
2、保持正確姿勢
讀寫時應保持眼睛與書本距離30-35厘米,坐姿端正不趴著或躺著用眼。使用電腦時屏幕中心應低于眼睛水平線10-20厘米,鍵盤和鼠標放置在合適高度。不良用眼姿勢會導致眼睛調節過度,長期可能引發或加重近視。家長需幫助兒童養成良好用眼習慣。
3、增加戶外活動
每日保證2小時以上戶外活動有助于預防近視。自然光線能刺激視網膜多巴胺分泌,抑制眼軸過度增長。戶外運動時視野開闊,眼睛能獲得充分放松。學校合理安排課間操和體育課,家長應鼓勵孩子參與球類、跑步等戶外運動,減少室內靜態活動時間。
4、調整光照環境
讀寫環境光照度不低于300勒克斯,避免在昏暗或強光直射下用眼。使用臺燈時應同時開啟背景光源,減少明暗對比。電子屏幕亮度需與環境光線協調,夜間使用設備可開啟護眼模式。光照不足會使瞳孔持續放大,加重眼睛調節負擔,可能加速近視發展。
5、定期檢查視力
兒童青少年應每3-6個月進行一次視力檢查,建立屈光發育檔案。成年人每年至少檢查一次視力,及時發現視力變化。檢查內容包括裸眼視力、矯正視力、眼軸長度等指標。發現視力下降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采取干預措施,避免近視度數快速加深。
預防近視需要建立科學用眼習慣,保證充足睡眠和均衡營養。飲食中可適量補充富含維生素A、葉黃素的食物如胡蘿卜、西藍花、藍莓等。避免挑食偏食,控制甜食攝入。堅持做眼保健操,按摩眼部穴位促進血液循環。出現視物模糊、眼睛酸脹等癥狀時應及時休息,必要時在眼科醫生指導下使用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或配戴角膜塑形鏡等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