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膿腫多數情況下需要手術治療。盆腔膿腫是盆腔內膿液積聚形成的感染性病灶,常見于盆腔炎性疾病、闌尾穿孔或術后感染等,處理方式主要有抗生素治療、經皮引流和手術引流。
抗生素治療適用于早期局限性膿腫。頭孢曲松聯合甲硝唑可覆蓋常見需氧菌和厭氧菌,莫西沙星作為廣譜喹諾酮類藥物也可選用。治療期間需監測體溫和血常規,若72小時無改善需調整方案。
經皮引流在超聲或CT引導下進行,適用于單房性、位置表淺的膿腫。該方法創傷小,但存在引流不徹底的風險,可能需多次操作。術后需持續沖洗膿腔并保留引流管7-10天。
手術引流是根治性手段,適用于多房性膿腫、直徑超過5厘米的病灶或合并腸梗阻等情況。腹腔鏡手術可清除膿液、分離粘連,開腹手術則用于復雜病例。術后需放置盆腔引流管并聯合抗生素治療2-4周。
保守治療失敗或出現感染性休克、膿腫破裂等并發癥時需急診手術。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及絕經后婦女更易進展為重癥感染,建議早期外科干預。治療后應隨訪3個月排除輸卵管粘連等后遺癥。